弘扬“老西藏”精神 在雪域高原绽放光彩——西藏成办医院医疗队对口帮扶安多县人民医院小记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句话:有一种生活,没有经历就不知道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没有体会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从4月10日至今,四个月的对口帮扶工作,让我们医疗队深深的体会了其中的酸甜苦辣、喜愁哀乐。初到海拔4860米的那曲地区安多县人民医院,这里湛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漫山的牛羊、美丽的大草原、炫丽的民俗风情,这是我们预期中的模样。现在的我们却有着与预期完全不一样的理解,那就是高寒、缺氧,莫名的寂寞、无尽的思念、刺眼的阳光、艰难的步伐……。但是这些并没有压跨我们的意志,没有改变我们为西藏各族干部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驾护航的初衷,因为我们已经将有限的氧气、苦涩的汗水、感恩的泪水化为无穷的动力,激励着我们为促进西藏卫生事业发展而努力奋斗,在雪域高原谱写新的篇章。
转眼之间,对口帮扶之行已经匆匆地走过了三分之二,这几个月我们不仅与当地医院的同事们同甘共苦、同心同德,认真完成日常诊疗,培训指导各项操作技能,梳理规范医疗工作流程,大力协助完成手术室建设,积极开展义诊巡诊工作,我们还同安多人一起感受安多的多变,它时而明媚湛蓝、时而阴云密布,昼夜的温差、干燥的空气、刺骨的寒风给我们不一样的体验。正是这些看似简单而平常的工作生活,真切的让我们体会到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工作期间,我们曾遇见这样一个病人,年近80岁,患有严重的前列腺增生,由于全身基础状况不佳,无法实施前列腺手术,为解决排尿问题,只能做一个膀胱造瘘手术。然后每月定期来医院更换尿管,当地医院护理人员没有接触过这种病人,于是找到我们医疗队。通过几次治疗的接触,才得知老人是汉族,16岁就来到西藏,最初只是为了能填饱肚子无奈来到这里,最后是舍不得离开,于是在西藏结婚生子,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西藏。还有这里的农牧民群众,他们坚韧的性格、乐观向上的心态,当地医务工作者不畏艰苦、敢于担当的精神面貌和多年边疆的坚守,这些就是真正的“老西藏”精神的真实写照,他们都是最值得敬佩的人!
啊!那美丽的错那湖在阳光和云朵的衬托下,是那么蔚蓝和安静,多想就那样坐着一动不动,许多的美景已经渐渐定格在我们的相册。有一种情节也在我们心中慢慢凝聚、升华。我们已经真正懂得了什么是对口帮扶?这是一种缘分、一种选择、一种奉献、一种责任、一种胸襟、一种历练、一份收获,更是无法用金钱买到的人生财富。错那湖上空蔚蓝的天空,神山上飘扬的经幡,见证了我们的相遇相知。认识你,何其有幸,安多。因为对口帮扶,我们的生活更加充实;经历对口帮扶,我们的人生将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