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第一线,我们责无旁贷!——来自成办医院呼吸内科的抗疫日记
庚子新春,新冠肺炎全国肆虐,举国上下谈“冠”色变。危难关头,全国医务人员携手抗“疫”,成办医院呼吸内科全体医护人员挺身而出冲在防疫第一线,他们说:“这事,我们责无旁贷。”
闻令而动,共克时艰。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成办医院经研究决定,腾出呼吸内科全部病房作为“新冠肺炎”疑似患者的留观区。呼吸内科积极响应,闻令而动,共克时艰,立即投入到紧张的病房搬迁工作之中。搬家行动,不仅要保证资料、办公用品、设施设备完好无损,最重要的是把患者安全放到第一位,让患者们安心过个年,为此,呼吸内科全体医护人员除了全力搬运科室近5吨重的各类办公用品和医疗物资外,还积极安抚和转移病区40余名患者,帮助患者搬运生活用品,美小护们变身成了美少女战士,小小的肩膀撑起大大的蓝天,她们同时间赛跑,短短8个小时就腾出了病房作为医院的“新冠肺炎”疑似患者留观区,为医院快速推进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守护他们挺过这严酷的寒冬,新年让我们按下重启键共赴春日。”深夜了,科室医护兄弟姐妹们的朋友圈里这句简单的话语,莫名的让大家倍感激动、看到希望,是的,我们无怨无悔,呼吸内科全体医护人员愿意担起这份沉甸甸的重任,为坚决抗击疫情付出一份努力、一份力量。
坚守岗位,勇挑重担。发热门诊是战“疫”的第一线,呼吸内科主任曾以萍、副主任何军頵和护士长邵佳作为科室的主心骨在这一关键时期勇挑重担,她们毅然放弃了和家人团聚,放弃了家人精心准备的年夜饭,带头主动加入发热门诊,身披白衣战袍一马当先,24小时坚守工作岗位,对发热疑似患者逐一进行排查,护目镜下她们坚定的眼神为大家传递了坚强力量和坚定信心,她们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我们呼吸人一直在坚守,拧成一股绳共同度过这个特别的新年。
大年初一,对于每个家庭都是全家团聚的日子,对于护士长邵佳来说,又多了一层含义:生日。身为医护人员,每年的生日基本上都是在医院度过,今年也不例外,刚刚搬入新病区,医、护、患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她一大早就在病房巡视。当年幼的女儿发来视频,向妈妈说:“妈妈,生日快乐!你过生日怎么还在上班呢?”“因为有患者需要妈妈照顾呀!”多么朴素、真实的回答。“妈妈、我想你了。你忙吧,挂了哈!”还没来的及说再见已经泪目。作为“医二代”的这种懂事,着实让人心疼!
大年初二,曾以萍主任号召呼吸内科医护人员全部返岗,大家来不及与家人道别,饭桌上的菜热气腾腾,带着家人的牵挂踏上回成都的路走上工作岗位。为了减轻急诊科的医疗压力,曾以萍主任又主动到急诊科坐诊,她说:“只要是急诊科的患者,呼吸内科无条件收治。”为应对发热门诊的病员量,她将科室分为三个梯队进行发热门诊排班安排,同时24小时开展发热门诊会诊班。让她感动的是,呼吸内科医生们在微信群里纷纷表示“我在!随时候命!随叫随到!......”虽然呼吸内科医生们的工作压力无形中增大数倍,当医院要给科室准备支援的时候,医生们却说:“我们能够承担,因为我们更专业,能更好的筛查患者。”
原本这个春节对于呼吸内科熊六波医生和陈杰护士而言,是这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他们各自即将走入婚姻的殿堂。但他们却在微信群中通知大家“婚礼取消啦”!他们都会战斗在疫情的一线。还有科室其他的医生护士,大家时刻坚守岗位,团结一致,互相帮助,此刻的他们忘记了自己身为人父、人母、妻子、丈夫、儿子、女儿。因为他们作为医务工作者,肩上的责任大于一切。
主动请战,争做“最美逆行者”。前路虽艰难险阻,仍需逆行向前!当医院征集应援医务人员的时候,全科医护人员积极响应,争做“逆行者”,科室群里大家热血沸腾,纷纷接龙报名!短短10分钟全科25名医护人员都自愿参加应援队伍。最终,5名同志确定为成都市定点救治医院的第二梯队后备力量,1名同志确定为武侯区疫情应急调配医务人员,他们做好备战、随时出征。
徐红艳医生也是呼吸内科的一名逆行者。原本计划返回远在800多公里贵州老家的她在科室群里第一时间报告:“我退票了,随叫随到!”她谈到:“看到84岁的钟南山院士奔赴疫情前线的报道后,就已萌生了退票的想法,留下来随叫随到!钟院士是我心中的英雄,敢讲真话,敢涉险滩,敢啃硬骨头。我也觉得自己很幸运在过去的一年能在广州呼研院进修,跟着心目中的男神学习,亲身感受南山精神。希望在这关键的时期能回到岗位,替大家多分担些。在家休息的每一天也如坐针毡啊!”徐红艳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加入了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推出的“四川群防快线”平台,每天十余个小时值守为广大群众提供免费在线视频问诊服务,既给咨询者更多更专业的解答,更缓解了咨询者焦虑恐惧的情绪。
冬已至,春可期,我们一起期待,某一天,我们可以心无挂碍的摘下口罩,没有口罩的遮挡,尽情地欢笑,安心地去呼吸清新的空气、土地的味道,花朵的芳香。而我们相信,这一天,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