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顺利召开2024年度十四五重大专项“人口健康—高原疾病防治”推进会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135工程“生物导电材料的研发及临床应用转化研究”项目研讨会
创建于:2024-01-25 |
创建科室:科教科 |
浏览:1295
1月11日-12日,由我院主办的2024年度十四五重大专项“人口健康—高原疾病防治”推进会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135工程“生物导电材料的研发及临床应用转化研究”项目研讨会在西藏饭店顺利召开。我院院长孔清泉作为十四五重大专项“人口健康—高原疾病防治”项目首席科学家、四川大学华西医院135工程“生物导电材料的研发及临床应用转化研究”项目负责人主持会议。
会议邀请四川大学莫斯特副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宋欢研究员、技术专家殷晋,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附属第二医院张小虎副研究员,西藏民族大学王宇鹤副主任检验师,西藏疾控中心所长尼玛曲措,四川省骨科医院宋偲茂副主任医师,成都中医药大学陈秋教授,绵阳市骨科医院卿培东主任列席会议进行汇报及学术交流。四川大学李坤教授、杨淑娟副教授、柯博文研究员、胡雪丰副研究员,西藏大学马海林教授,西北大学金天博教授等出席会议并参与讨论。
会上,孔清泉院长对两个项目的整体进展进行了汇报,他表示目前项目进展顺利,总体进度良好。孔清泉院长肯定了各子课题团队的工作,对完成进度较缓的子课题组表达关心,并强调在工作进展出现瓶颈时,应发挥多单位合作的优势共同推进。
西藏自治区十四五重大专项“人口健康—高原疾病防治”是根据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的“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方针政策,响应“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要求,为健康西藏建设提供科技支撑而聚集人口健康领域区内外优势科研单位及科研团队组建的联合、集中攻关团队。我院孔清泉院长作为首席科学家,统筹联合四川大学、西藏大学等14家参与单位联合攻关,聚焦威胁高原人口健康的重大疾病、常见多发病、地方病等方面存在的关键科学问题,突破常规治疗技术瓶颈,研发适用于高原环境的先进、安全、有效、便捷的规范化诊疗技术及监测诊疗设备;聚焦重大、突发、高发、易发传染性疾病,形成标准化防控体系;研制高原重大疾病藏药新药、高原特色健康产品,提升高原医疗服务水平。该重大专项结合了西藏人口健康的“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学科交叉/医工融合应用”三大领域研究现状开展相关研究课题,能够在保障高原地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质量,推动高原医学领域核心问题的关键机制、关键靶点和关键技术深入探索,为实现西藏高原医学的跨越式发展助力。
会议邀请四川大学莫斯特副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宋欢研究员、技术专家殷晋,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附属第二医院张小虎副研究员,西藏民族大学王宇鹤副主任检验师,西藏疾控中心所长尼玛曲措,四川省骨科医院宋偲茂副主任医师,成都中医药大学陈秋教授,绵阳市骨科医院卿培东主任列席会议进行汇报及学术交流。四川大学李坤教授、杨淑娟副教授、柯博文研究员、胡雪丰副研究员,西藏大学马海林教授,西北大学金天博教授等出席会议并参与讨论。
会上,孔清泉院长对两个项目的整体进展进行了汇报,他表示目前项目进展顺利,总体进度良好。孔清泉院长肯定了各子课题团队的工作,对完成进度较缓的子课题组表达关心,并强调在工作进展出现瓶颈时,应发挥多单位合作的优势共同推进。
西藏自治区十四五重大专项“人口健康—高原疾病防治”是根据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的“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方针政策,响应“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要求,为健康西藏建设提供科技支撑而聚集人口健康领域区内外优势科研单位及科研团队组建的联合、集中攻关团队。我院孔清泉院长作为首席科学家,统筹联合四川大学、西藏大学等14家参与单位联合攻关,聚焦威胁高原人口健康的重大疾病、常见多发病、地方病等方面存在的关键科学问题,突破常规治疗技术瓶颈,研发适用于高原环境的先进、安全、有效、便捷的规范化诊疗技术及监测诊疗设备;聚焦重大、突发、高发、易发传染性疾病,形成标准化防控体系;研制高原重大疾病藏药新药、高原特色健康产品,提升高原医疗服务水平。该重大专项结合了西藏人口健康的“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学科交叉/医工融合应用”三大领域研究现状开展相关研究课题,能够在保障高原地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质量,推动高原医学领域核心问题的关键机制、关键靶点和关键技术深入探索,为实现西藏高原医学的跨越式发展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