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科成功开展内镜下贲门缩窄术及内镜下抗反流黏膜切除术
近日,消化内科成功为一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开展内镜下抗反流黏膜切除术,为一反复反酸、烧心伴呕吐酸水患者实施内镜下贲门缩窄术,解决了患者长期的反复胃反酸、烧心等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标志着我院内镜治疗技术再上新台阶。
其一患者为69岁老年人,反复胸骨后疼痛,反流烧心,夜间呛咳,多家医院诊断为胃食管反流病。长期服用艾司奥美拉唑治疗,停药后反复复发,患者经济负担重,心理压力大。经消化内科功能性胃肠病团队协作配合及反复讨论,给予制定内镜下抗反流黏膜切除术治疗方案。
其二患者为51岁中年人,反复反酸、烧心伴呕吐酸水,服用藏药(具体不详)治疗后无缓解,心理压力极大。经消化内科功能性胃肠病团队协作配合及反复讨论,给予制定内镜下贲门缩窄术治疗方案。
两位患者手术治疗后反酸、烧心症状均得到改善,患者对治疗效果很满意。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临床常见病,是由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至食管以及食管以外部位,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烧心和反流是其典型症状,也可引起胸痛、上腹烧灼感、咽喉部不适、咳嗽、嗳气等不典型症状。GERD的全球汇总患病率为13.3%,我国基于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每周至少发作一次GERD症状的患病率为1.9%~7.0%,且逐年上升。多数患者反复发作。临床上通常对GERD患者采取生活方式干预结合服用质子泵抑制剂(PPI)的治疗方案,PPI作为治疗的主要用药效果明显,但停药后70%~90%的患者会复发,导致患者需要长期或终身服药,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经济及心理负担,并且部分患者在常规应用PPI治疗后症状仅部分缓解或完全不缓解,需要通过消化内镜或外科手术治疗。
如何安全、有效、简便地治疗?很多患者并不希望因为这一良性疾病进行外科手术,微创的内镜治疗手段是药物难治性GERD患者新的选择。为有效解除患者病痛,消化内科开展了内镜下抗反流黏膜切除术以及内镜下贲门缩窄术,为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内镜下抗反流黏膜切除术(ARMS)的机制是部分或完全切除贲门或胃食管交界处的黏膜组织后,局部黏膜组织逐渐收缩并形成瘢痕,从而形成反流瓣,发挥抑制反流的作用。优点是操作简便、手术风险较小、并发症少、手术耗时短、手术花费低。
内镜下贲门缩窄术(PECC)是一种内镜下微创治疗GERD的新方法,其机制是通过内镜下套扎加固定的方法缩小贲门口,使套扎局部及黏膜下形成瘢痕,增加食管下括约肌压力,阻止胃内容物反流。优势是最大程度减少僵硬及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微创、安全、恢复快、副作用小,手术在患者麻醉状态下进行,短短几分钟即可完成,术后可以大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这两项新技术的开展,填补了我院在该技术领域的空白。消化内科将继续提高这两项新技术的质量和拓展运用,为广大患者朋友解除病痛,带来新希望!